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农村婚姻纠纷如何处理

2021-11-13
由于农村人员受教育程度低,在处理婚姻家庭纠纷时很容易走极端,这在近年来的案例中并不少见。因此,如何更好地解决农村婚姻家庭纠纷是这类特定人群需要了解的。1、加强法制宣传和农村婚姻价值观道德教育。和谐婚姻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婚案件增多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社会危害不容低估。要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大力推进婚姻价值观道德教育,倡导符合道德伦理的婚姻价值观,摒弃影响婚姻和谐的不健康因素,帮助农民树立和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控制离婚率的增长。2、法官应注意行使解释权,将当事人的证据与法院调查有机结合。一是要加大和重视释明权的行使力度,根据农村农民法律意识薄弱的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明确告知举证责任和范围,列举离婚案件当事人应在哪些方面提供证据,如何收集和提供证据,引导他们举证;二是要将当事人的主张与法院调查取证有机结合,法官要主动询问当事人的相关事实,让双方主张证据之间的矛盾和错误暴露出来,对方承认一些对对方有利的事实,减轻对方的举证责任,为当事人提供证据线索。身原因不方便收集的,应当指导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法官应当及时收集,必要时应当到基层组织和邻居进行调查,掌握案件的真实情况,避免当事人重复起诉的怪圈。3、婚前支付,离婚时男方要求返还的,应当区别对待不同情况,考虑双方的过错程度,引入过错责任原则,考虑双方结婚时间的长短,考虑双方的经济承受能力,并根据上述情况酌情返还。4、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各地承包方式不同,当事人承包土地的时间与婚姻关系成立的时间不一致。因此,在审理离婚案件时,更难分割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情况复杂,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一是农村妇女实际耕地,但未与发包人签订农业承包合同,也未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不能用司法权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对于婚后另一方户口尚未迁入的,由于不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主张土地承包经营权分割的,不应予以支持;二是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或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在处理过程中,要加强调解。调解不成的,按照承包商各成员的份额进行分割。同时,考虑到子女抚养、当事人身体状况、经济能力等因素,要合理分割。如果分割损害了其经济价值,承包土地应由一方经营,另一方应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巧妙处理农村婚姻家庭纠纷,对和谐社会建设有很大帮助。

相关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试行)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