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原则上用人单位不得对员工工资进行扣罚,除非员工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实际经济损失,或者按照规章制度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对员工进行经济处罚,但不超过...
现在企业没有权利对员工进行罚款,因为政企分离以后,企业已经没有行政管理权,所以也就不能对员工进行罚款,除非是员工的行为给企业造成了损失。...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原则上用人单位不得对员工工资进行扣罚,除非员工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实际经济损失,或者按照规章制度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对员工进行经济处罚,但不超过当月工资的20%。当月扣不完的分摊到以后月份。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依据《劳动法》规定。
根据《工资支付暂时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可见公司是有权扣除工资的,但公司扣除劳动者工资的条件和方式有相应的规定(1)在实现条件上,a、损害是因劳动者本人原因,即劳动者本人应该有过失;b、劳动合同对此种情况应当有约定,如果劳动合同中对此没有约定,则用人单位无权要求追偿。用人单位如果想实现追偿权,以上两个条件缺一不可。(2)在实现方法上,a、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是未来的工资,而不是过去的工资。b、扣除的比例不得超过20%,且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因此,用人单位特定条件下是可以扣除工资的,但扣工资有严格的标准和相应的限制。
1.劳动者付出劳动之后,单位或老板应当按照合同或口头约定及时支付劳动者工资。2.《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老板拖欠工资违法,但是根据法律关系的不同,维权途径各异。3.如果你老板拥有企业单位,具有合法的用工主体资格,那么你与其建立的是劳动关系,不管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通过其他证据加以证明,劳动关系前提下主张工资可以去劳动局投诉反映,无果之后需要先申请仲裁,不服裁决结果之后才能提起诉讼。4.如果老板没有合法的用工主体资格,仅仅系个人,那么你们之间属于劳务关系,主张工资应该直接提起诉讼。5.劳务关系情况下你需要搜集当初口头工资约定,有书面协议最好,同时对方没有支付工资的事实证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36人已浏览
184人已浏览
190人已浏览
39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