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申请工伤鉴定,确认伤残等级后是确认赔偿的基础。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 二、主要理赔范围包括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住...
一般工伤待遇审核递交之后两个月内到账。工伤赔偿包括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治疗费、康复费、住院期间生活费、以及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相应等级的津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用人单位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企业职工负伤、致残、死亡后,工伤职工或者其亲属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在申请时,应当如实反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经过、现场证人和本人工资收入、家庭成员等情况;工伤职工或者其亲属因特殊情况不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由本单位工会代表职工提出申请。职工因公外出期间或者在抢险救灾中失踪的,其亲属和用人单位应当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公安部门、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劳动行政部门接到企业的工伤报告或者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当组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调查取证,有关职工、当事人或其亲属应予以配合,如实提供情况。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企业工伤报告或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7日内,特殊情况可以延长,但不得超过30日,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工伤保险待遇申请人和用人单位。 致残程度鉴定申请由用人单位提出。劳动鉴定委员会应当委托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或聘请具有鉴定资格的医生组成专家组进行伤残等级和护理等级鉴定,劳动鉴定人员实行回避制度。在进行劳动鉴定时,应当全面了解被鉴定人情况,严格执行工伤保险政策法规和评残标准,客观公正地作出鉴定结论。凡符合规定标准者发给工伤伤残等级证书。职工对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申请复查;对复查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在通常情况下,工伤事故发生后,伤害结果也随即发生,伤害结果发生之日也就是事故发生之日,故对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的理解不会产生歧义。但在工伤事故发生后,伤害结果并未马上发生,而是潜伏一段时间后才实际发生,即伤害结果发生之日与事故发生之日不一致的特殊情况下,“事故伤害发生之日”应当理解为伤害结果发生之日,并以之作为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起算时间。
一般是六十天内出结果。 工伤条款: 1、工伤认定书下达后,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15日内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即可生效,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等相关结论出具后,生效。 2、工伤认定书自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交资料后,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65人已浏览
412人已浏览
250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