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法医精神病鉴定”,是指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
“法医精神病鉴定”,是指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法医精神病鉴定”,是指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鉴定对象规定如下: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下列人员进行鉴定;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 2.民事案件的当事人; 3.行政案件的原告人; 4.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拘留处罚的人员; 5.劳动改造的罪犯; 6.劳动教养人员; 7.收容审查人员; 8.和案件有关需要鉴定的其他人员。
个人可以申请精神病司法鉴定。根据1989年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联合颁布的《精神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司法机关应当说明鉴定的要求和目的,并提供以下材料:(1)被鉴定人及其家庭情况;(2)案件相关材料;(3)工作单位提供的相关材料;(4)被鉴定人精神状态的相关证词;(5)医疗记录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这意味着精神病司法鉴定的启动权完全掌握在司法机关手中。鉴定机构对当事人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需要才能对当事人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当事人只有申请精神病司法鉴定的权利。
“法医精神病鉴定”,是指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鉴定对象规定如下: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下列人员进行鉴定;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 2.民事案件的当事人; 3.行政案件的原告人; 4.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拘留处罚的人员; 5.劳动改造的罪犯; 6.劳动教养人员; 7.收容审查人员; 8.和案件有关需要鉴定的其他人员。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0人已浏览
259人已浏览
304人已浏览
1,24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