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集体劳动合同有以下规定: 1、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
集体劳动合同的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集体合同首先具有一般合同的共同特征,即是平等主体基于平等、自愿协商而订立的规范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除此以外,集体合同还具有其自身特征: (1)集体合同是特定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协议。在集体合同中当事人一方是代表职工的工会组织或职工代表;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当事人中至少有一方是由多数人组成的团体。特别是职工方.必须由工会或职工代表参加,集体合同才能成立。 (2)集体合同内容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集体合同中,劳动标准是集体合同的核心内容,对个人劳动合同起制约作用。 (3)集体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均衡.其基本上都是强调用人单位的义务,如为劳动者提供合法的劳动设施和劳动条件。 (4)集体合同采取要式合同的形式,需要报送劳动行政部门登记、审查、备案方为有效。 (5)集体合同受到国家宏观调控计划的制约,就效力来说,集体合同效力高于,劳动合同规定的职工个人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第一,签约主体不同。集体合同是由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签订,而劳动合同是由劳动者本人与用工单位签订。 第二,签订程序不同。集体合同需由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先行协商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而劳动合同由职工本人与用工单位直接签订。 第三,生效条件不同。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而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四,效力所调整的主体范围不同。集体合同生效后,对用工单位和单位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而劳动合同生效后仅适用于职工本人和用工单位。
1、主体不同:集体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企业,另一方是工会组织或劳动者按照合法程序推举的代表。劳动合同的当事人是企业和劳动者个人。 2、内容不同:集体合同的内容是关于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标准的约定,以全体劳动者共同权力和义务为内容。劳动合同的内容只涉及单个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3、功能不同:协商订立集体合同的目的是规定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为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设定具体标准,并作为单个劳动合同的基础和指导原则。劳动合同的目的是确立劳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关系。 4、法律效力不同:集体合同规定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凡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的标准一律无效,故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3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