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本罪主观方面出自为故意。犯罪的动机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如泄愤报复、嫁祸于人、贪财图利,等等。但是动机如何,并不影响定罪,只可能影响量刑。 ...
破坏交通工具罪(刑法第116条,第119条第1款),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要看被破坏的交通工具是否正在使用期间。所谓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不仅包括正在行驶或者飞行中的交通工具,也包括经过验收,在交付使用期间,停机待用的交通工具。因为,只有破坏这种正在执行和随时可能执行运输任务的交通工具,才能够危害公共安全,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如果破坏正在制造、修理中的,或者已经报废的,或者虽然制造出成品,但尚未交付使用的交通工具。由于不可能构成对公共安全的威胁,因此,不能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而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论处。但是,如果负责修理交通工具的人员,在修理中故意进行破坏,或制造隐患,将受到破坏或尚未修复的交通工具交付使用,则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一、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什么(一)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本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飞机,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行为。(二)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构成特征1、犯罪客体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犯罪对象是刑法明文规定的特定交通工具。2、犯罪客观方面实施了足以使上述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的破坏性行为。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二、如何认定破坏交通工具罪构成本罪,关键是判断是否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毁坏、倾覆危险,是否会影响到交通运输的安全。对此,应当考虑以下四点:(一)交通工具被破坏的部位是否足以使交通工具倾覆和毁坏,不能从价值上来判断,而要看其对安全是否有影响,如制动、传动以及刹车系统的破坏,可能构成本罪。汽车的刹车片上的一只螺丝可以是汽车倾覆,但破坏汽车的挡风玻璃和火车上的行李架一般不认为构成本罪。(二)交通工具是否正在使用中对正在使用中,不能理解为正在营运过程中,它包括停靠在站台上。破坏已经生产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即将投入营运的汽车,也可以理解为正在使用中,对已经报废的汽车不能视为正在使用中。(三)交通工具范围的有限性火车、电车、船只、汽车和航空器总共五种。(四)破坏交通工具所使用的方法破坏应当作广义的理解。不仅是毁坏,而且还包括盗走或者爆炸等行为,改变其性能,使其不能正常运行也属于破坏。如挪动一下航标灯的位置,灯仍然亮着,但可能使飞机倾覆。在经过了上文的介绍之后,相信大家此时也已经清楚什么是破坏交通工具罪了吧。法律中规定,构成此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换言之要是过失实施了破坏交通工具的行为,那就不能认定构成此罪。并且,现实中只要是已满16周岁并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那就是可以作为此罪的犯罪主体。
破坏交通工具罪(刑法第116条,第119条第1款),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以交通工具作为特定破坏对象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3人已浏览
105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