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工伤职工经过劳动能力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的,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或职业病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劳动岗位,领取伤残津贴。达成退休年龄后,停发伤残津贴,领取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达到五级至六级的,除非用人单位不能安排胜任的工作,否则不能退出劳动岗位。当然,可以选择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被再次聘用时,用人单位应与其签定书面协议,明确聘用的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保待遇等权利和义务。因此,在签订协议时,对于国家未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的如医疗保险等内容,应作明确的约定。发生纠纷时,方可以合同约定作为依据来处理。退休人员在受聘期间发生工伤,其保险待遇由聘用单位负担。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的,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伤残等级为其他级别的退休后工资待遇没有相应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12人已浏览
1,896人已浏览
440人已浏览
2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