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事诉讼法处分原则; 1、对自首的犯罪分子,都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2、犯罪较轻的自首,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犯罪以后因罪行较重而自首...
刑事诉讼法处分原则; (一)对自首的犯罪分子,都“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犯罪较轻的自首,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犯罪以后因罪行较重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面对民事诉讼时具有绝对的主动权。既能就民事问题提起诉讼,也能撤诉。对诉讼请求的范围可自行决定,法院不得干涉。民事诉讼法的处分原则充分给予了当事人的自主权,使民事纠纷更能合理的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此规定在学理上被归纳为处分原则。主要包括几点:第一,只有当事人和类似当事人的人(如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和经当事人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才能享有处分权。第三,当事人处分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力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如果当事人的处分行为超过了法律的规定,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其处分行为就无效,即处分原则是有限的,是应当接受法院的监督和审查的。 处分原则在诉讼中的适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或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自主决定是否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 第二,诉讼开始后,当事人有权以撤诉的方式结束诉讼,在诉讼中,原告可以变更、增加或放弃诉讼请求,被告可以反驳或承认原告的诉讼请求,也可以提出反诉。 第三,一审判决作出后,当事人有权决定是否启动二审程序,并确定上诉审理的范围。二审程序开始后,当事人也可以撤诉的方式终结诉讼。 第四,当事人在诉讼中还可以通过和解的方式和申请法院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 第五,法院作出的裁判生效后,在义务人拒不履行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义务时,是否通过执行程序来加以实现,原则上也由当事人决定。
刑事诉讼法处分原则; 1、对自首的犯罪分子,都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2、犯罪较轻的自首,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犯罪以后因罪行较重而自首的; 4、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3人已浏览
488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15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