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连续犯数次实施的犯罪行为分开看每一次行为都可以单独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有意识地以数个举动完成犯罪而数个举动仅形成一个行为,就不是连续犯,而是徐行犯。例如某甲拟毒死某乙故意将药分三次给予某乙服食,结果将某乙杀死。某甲三次将毒药给某乙服食的举动,仅成立一个杀人行为,是徐行犯。 连续犯不仅要有数个犯罪行为而且数个犯罪行为之间还必须具有连续性,至于数个犯罪行为之间有无连续性,应以行为人主观的犯罪故意和客观的犯罪行为为标准进行考察。行为人出于单一的犯罪故意,在一定时间内,实施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这些行为就有连续性,否则就是没有连续性。
所谓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连续犯的构成特征:(1)连续犯必须基于连续意图支配下的数个同一犯罪故意,这是构成连续犯的主观要件。(2)连续犯必须实施数个足以单独构成犯罪的危害行为。这是连续犯成立的客观要件之一。也就是说,行为人实施的数个危害行为必须能够构成数个相对独立的犯罪,这是成立连续犯的前提条件。(3)连续犯所构成的数个犯罪之间必须具有连续性。这是成立连续犯的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相互统一而形成的综合性构成标准。(4)连续犯所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必须触犯同一罪名。这是连续犯的法律特征。 所谓的继续犯(也称持续犯),是指犯罪既遂以后,犯罪行为与行为所造成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继续或持续之中的情况。最典型的就是非法拘禁罪。此外,常见的继续犯还有:持有型犯罪,如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爆炸物罪,非法持有假币罪,窝赃罪,窝藏毒品毒赃罪等;重婚罪等。 状态犯,所谓状态犯指发生侵害一定法益的事实同时,犯罪行为虽然结束,但在其后侵害法益的状态可能依然存在。当这种存续的侵害法益的状态还受构成要的评价时,不另成立他罪。从概念上看盗窃罪就是状态犯。行为人犯盗窃罪窃取财物后,对所窃物品的占有意味着被害人的财产权利遭受侵害的不法状态存在。这种不法状态虽然存在,但盗窃的犯罪行为却已经结束了。 状态犯与继续犯区别的关键在于,继续犯是犯罪行为与行为所造成的状态同时处于持续之中,而状态犯则是犯罪行为实施完毕之后,其所造成的状态仍处于继续之中。
什么是事后抢劫?也就是说,当行为人开始犯罪时,没有抢劫的意图,但在犯罪过程中,犯罪意图发生了变化,从而实施了抢劫,这也构成了抢劫犯罪。现实生活中,事后抢劫的成立需要满足规定的条件。事后抢劫的成立条件是什么?1、成立条件(1)前提:盗窃、诈骗、抢夺罪。行为人故意以犯罪实施盗窃、诈骗、抢劫,只要已经开始实施(不包括预备行为),无论是既遂还是未遂,无论获得的财产数额大小,无论是共犯、教唆犯还是帮助犯,都符合盗窃、诈骗、抢劫的条件。对于14岁以下16岁以下的人,司法解释认为不能成为事后抢劫的主体。行为造成重伤或者死亡的,视为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2)客观条件: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威胁。现场: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劫的现场,以及被追捕的全过程和现场。暴力或暴力威胁:相当于普通抢劫的暴力和胁迫手段。暴力和威胁的对象:没有特别限制,通常表现为对抓捕者或者阻止其窝藏赃物、毁灭罪证的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威胁。暴力和威胁的程度:足以抑制他人的反抗,不要求实际上抑制了他人的反抗。但是,如果只是为了简单的逃跑而实施暴力,没有达到压制对方反抗的程度,就不能认定为抢劫罪。举例来说,盗窃后被发现,行为人为了逃跑,将手中的报纸往后扔,不能转化为抢劫罪。(3)主观条件:使用暴力或威胁暴力的目的是窝藏赃物,抵制逮捕或毁灭罪证。行为人在盗窃、诈骗、抢劫过程中,未取得财物的,被他人发现,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威胁非法取得财物的,直接认定为抢劫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07人已浏览
367人已浏览
281人已浏览
2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