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犯罪预备期是什么意思

2021-11-20
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就是为犯罪准备。有两种类型的犯罪准备:一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准备犯罪工具,包括制造、改造、搜索、购买等。,目的是为犯罪准备最合适、最合适的工具。为犯罪创造条件;为犯罪创造条件是指除犯罪准备工具外的所有其他准备活动,如踩在现场、跟踪、了解和掌握犯罪对象的活动规律,确定最佳地点和时间,筹集资金,学习攀登、战斗、欺骗等技能,都是犯罪创造条件。准备犯罪只是犯罪的准备工作实并没有实际发生,侵权和后果也没有发生。对此,《刑法》认为,犯罪准备也是犯罪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可以根据犯罪既遂减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案例】被告人林某曾向有关部门举报被害人孙某非法行医事件,引起不满。2007年9月4日晚,被告人林某酒后携带火柴和汽油来到被害人孙某居住地,希望对被害人孙某居住的房屋实施放火行为。当被告人林站在房屋东侧的简易仓库上,准备爬到房屋顶部时,被告人因踩破仓库的瓦片从简易仓库顶部掉下来而离开现场。上述事实,被告人在过程中无异议,有物证汽油、火柴、被害人孙的陈述、证人孙某某、梁某某的证言、现场调查笔录等证据证实。【判决】经审理,萝北县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林对被害人的举报不满,于是携带火柴、汽油作案工具,欲将被害人的房屋放火焚烧,危害公共安全,构成放火罪。公诉机关应当支持被告人林犯放火罪的事实和成立。被告人林某应当依法处罚。被告志以外的原因,被告人林某未开始点燃他人住宅,为犯罪做准备,可依法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十二条、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林某犯放火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一审人林某在一审宣判后未提起上诉,公诉机关也未提起抗诉,一审判决已经生效。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