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员工持股的企业更多的是民营企业,它的产权结构和国有企业不同,因为国有企业的产权是归国家所有。员工持股本身确实有一定好处,这是一种员工的激...
改制基本内容 一、改制范围。列述纳入本次企业改制的组织、机构及相关资产的范围。国有企业改制方案股权分配 二、审计和资产评估。如:根据×经贸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最新政策员工持股总量原则上不高于公司总股本的30%,单一员工持股比例原则上不高于总股本的1%。 2016年8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向各个央企下发了《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按照国资委的部署,首批试点原则上在2016年内启动实施,成熟一户开展一户,2018年年底进行阶段性总结,视情况适时扩大试点。除了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在推进员工持股时,试点思路与中央也将保持一致。 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使某些国有企业改制退出、一些企业让部分职工收购国有股权不同,这一轮的员工持股改革置身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语境之下。
(一)坚持依法合规,公开透明。依法保护各类股东权益,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有企业改制、国有产权管理等有关规定,确保规则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杜绝暗箱操作,严禁利益输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不得侵害企业内部非持股员工合法权益。 (二)坚持增量引入,利益绑定。主要采取增资扩股、出资新设方式开展员工持股,并保证国有资本处于控股地位。建立健全激励约束长效机制,符合条件的员工自愿入股,入股员工与企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担市场竞争风险。 (三)坚持以岗定股,动态调整。员工持股要体现爱岗敬业的导向,与岗位和业绩紧密挂钩,支持关键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业务岗位人员持股。建立健全股权内部流转和退出机制,避免持股固化僵化。 (四)坚持严控范围,强化监督。严格试点条件,限制试点数量,防止“一哄而起”。严格审批程序,持续跟踪指导,加强评价监督,确保试点工作目标明确、操作规范、过程可控。
持有公司股份享有股权。 1、股权财产权包括获得股息红利的权利,公司解散时分配财产的权利以及不同意其他股东转让出资额时的优先受让权。 2、股权人身权包括表决权、监察权、请求召开股东会的权利、查阅会计表册权等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32人已浏览
247人已浏览
1,834人已浏览
1,8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