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遗嘱无效的情形有哪些(一)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作为一种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其实施时应要求行为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
形式:口头、书面、公证。无效:(1)遗嘱人没有完全行为能力;(2)遗嘱内容不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3)遗嘱因遗嘱继承人原因无效;(4)遗...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遗嘱的实质要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遗嘱可能因以下情况无效:一、遗嘱不符合法定形式要求,自书遗嘱的,由遗嘱人亲自书写,签字,注明年、月、日。因此,一旦违反上述规定,遗嘱将无效。二、主体不符合法定条件的遗嘱与其他民事行为相同,对主体资格有一定要求。如果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则立遗嘱无效。第三,遗嘱对象存在缺陷,导致遗嘱无效。如果遗嘱人对遗嘱处分的财产没有所有权,遗嘱处分的财产在遗嘱人生前灭失,自然不会产生遗嘱人希望在遗嘱中达到的法律后果。第四,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遗嘱无效最常见的是《继承法》第十九条规定的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遗嘱违反本条规定的,遗嘱中应当保留的必要份额的处分无效。5、受到胁迫和欺骗的遗嘱无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7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263人已浏览
21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