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法院开庭的时间应该以法官通知为准法律并未直接规定开庭的时间但是需要在审限内开庭并审结。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
交通事故中的少数受害人在起诉时,喜欢“漫天要价”,不考虑法律的具体规定,将应当赔的和不应当赔的一并列在民事诉状中。甚至认为,自己“坐地起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审普通程序结束后,如果当事人不服而提出上诉,则一审裁判不生效力,而进入二审程序。二审法院的判决和裁定,是终审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判,一经宣告或送达当事人就具有法律效力。对此裁判,当事人即不能再行起诉或上诉。
1、司法实践中,交通事故从起诉到开庭一般需要三个月。 2、开庭时双方都要携带自己的身份证原件、开庭传票以及所有证据材料原件。注意,如果在开庭之前法院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没有提交的证据,开庭时再带过去说要提交新证据,除非对方当事人同意这一方当事人提交,并且放弃举证期限,否则提交的这份证据是没有效力的。
一是开庭期限的问题,民事诉讼法规定,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你的案件只要在六个月内审理完毕就可以,法律并没有规定开庭的时间。二是财产保全的问题,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39人已浏览
654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11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