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答: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
1.行政法律责任。应当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几种违法行为包括:(1)规范性文件违法设定行政许可;(2)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定的程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九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政机关作为赔偿义务机关应当给予赔偿。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获得国家行政赔偿的途径主要有: 1.向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违法,并给自己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有权向该机关要求确认其行为违法,并请求国家赔偿。如相对人单独就行政赔偿提出请求,必须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由赔偿义务机关对其赔偿要求进行处理。 2.通过行政复议解决赔偿问题。相对人在申请上一次行政机关行政复议的同时,可以一并提出赔偿请求,行政复议机关通过复议活动,在确认原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违法的同时,应责令原行政机关赔偿申请人的损失,也可以直接作出赔偿决定。 3.通过行政诉讼一并解决。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违法并造成其合法权益的损害,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并同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请求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的同时,一并解决行政赔偿问题。 4.通过行政赔偿诉讼解决。相对人对已经确认为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认为已造成自己合法权益的损害,并向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而赔偿义务机关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予赔偿或者对数额有争议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由人民法院解决行政赔偿问题。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是行政行为的具体执行者,其是否依法执法决定这最终这个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如果说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依法办事是需要相对应的责任的,当事人也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等方式来维权。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情形包括: 1、违法实施行政强制。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实施行政强制主要有6种情形。 (1)没有法律、法规依据。 (2)改变行政强制对象、条件、方式。 (3)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强制。 (4)违反《行政强制法》的规定,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 (5)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 (6)其他违法实施行政强制情形。这是兜底条款,即只要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的过程中没有遵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都属于违法强制。 2.违法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主要有4种情形。 (1)扩大查封、扣押、冻结范围。 (2)使用或者损毁查封、扣押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3)在查封、扣押法定期间不作出处理决定或者未依法及时解除查封、扣押。 (4)在冻结存款、汇款法定期间不作出处理决定或者未依法及时解除冻结。 3、利用行政强制权谋取利益。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行政强制权谋取利益主要有3种情形。 (1)行政机关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或者划拨的存款、汇款以及拍卖和依法处理所得的款项,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2)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据为己有。 (3)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行政强制权为单位或者个人谋取利益的其他情形。 责任形式,法律责任的承担形式因责任主体不同而有别。 1、违法机关的责任。 对违法的行政机关,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所谓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其停止和纠正违法行为,以恢复原状。除了责令改正以外,如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过程中,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违法机关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所谓直接负责主管人员,是指负有领导责任或者指挥责任的人员,如行政机关的正职领导等;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则是指具体实施行政强制的人员。这里的处分指的是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6种。 行政相对人如果对于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建议可以通过行政复议的方式来维权,另外还可以找个不发社会福利金专业的律师咨询一下,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来维权。
国家赔偿法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排除违法是: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66人已浏览
241人已浏览
300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