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那么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现在工伤只要病情稳定后可能影响其劳动能力的,就可申请进行劳动能力等级评定。...
按照是否直接具有财产利益的内容,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根据义务主体的范围,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雇佣关系是指受雇用人在一定或不特定的期间内,接受雇用人的指挥与安排,为其提供特定或不特定的劳务,雇用人接受受雇人提供的劳务并依约给付报酬的权利义务。雇用关系中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双方之间具有支配与服从的关系,雇用人必须为受雇人提供合理的劳动条件和安全保障,同时对其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受雇人则需听从雇用人的安排,按其意志提供劳务;劳动关系中的一方应是符合法定条件的用人单位,另一方只能是自然人,而且必须是符合劳动年龄条件,且具有与履行劳动合同义务相适应的能力的自然人。
土地分类是根据土地的性状、地域和用途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土地归并成若干个不同的类别。按照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有不同的分类。我国的土地目前大致有三种分类:(1)按土地的自然属性分类,如按地貌、植被、土壤等进行分类;(2)按土地的经济属性分类,如按土地的生产水平、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等进行分类;(3)按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以及其他因素进行的综合分类,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借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国家新颁布的《法》,科学地将我国土地分为三大类,即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土地管理法》定义:"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土地,在上述三种分类的基础上,我国土地管理工作者又将土地作了更进一步的分类,其方法是按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使用的土地利用现状体系,根据土地的用途、利用方式和复盖特征等因素,将我国土地分为了8大类、46小类。8大类土地是: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1)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小于1.0米,北方宽小于2.0米的沟、渠、路和田埂。耕地中又分出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和菜地5个二级地类。(2)园地是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复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树大于合理株树70%的土地,包括果实苗圃等用地。(3)林地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绿化用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草林。林地又分出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和苗圃6个二级地类。(4)牧草地是指生长草木植物为主,用于蓄牧业的土地。草本植被复盖度一般在15%以上、干旱地区在5%以上,树木郁闭度在10%以下,用于牧业的均划为牧草地,包括以牧为主的疏林、灌木草地。40分00主人回答:很详细。
国外对房地产的课税主要分3大类别。一是对保有房地产进行课税。二是对转让房地产的收益(或所得)征税。三是对取得土地、房屋所有权课税。 主要差别: 1、我国房产税收的法律制度结构的差异 国外房地产税收体系较完整,且以房地产保有税类为主。中国的明显特点是:房地产开发流通环节税费多,负担重,房地产保有环节课税少,负担轻。 2、税率差异 对税率水平的确定,各国通常采用较为灵活的方式,尤其是保有环节的税收,其税率既有按法定标准(中央统一制定的税率标准)设计的,也有地方政府根据本地需要自行确定的具体税率。如澳大利亚各州征收的土地税。 3、计税依据差异 大多数国家选择了以房地产的价值为该环节房地产税收的计税依据,也就是以房地产的资本价值或评估价值为基础。如加拿大、美国、日本等都将土地和建筑物的资本价值纳入税基。 中国现行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有两种:从价计税和从租计征。前者的计税依据是以房产账面原值扣除一定比例后的余值;后者是以房产出租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城镇土地使用税则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 4、房地产税收管理制度 各国都非常重视房地产税收的立法,一般都规定了规范、严谨可行的房地产税法体系。同时,相关的税法条文规定得非常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很强。大多数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还建立了财产登记制度。中国还缺乏严密的财产登记制度。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52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19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