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判决后,除严重疾病、短期生命危险、严重慢性病、劳动改造场所长期治疗无效外,一般不予保释,经劳动改造机关批准。一种。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
一般情况是会的,不过根据案件的情况和公安机关掌握的证据,最终由人民法院审理判决,保释就是取保候审,并不等于保释之后,就不用承担后续的刑事责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事判决书应该是由法院送达被告人的近亲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送达判决书。判决书应当送达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并可以送达被告人的近亲属。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刑事判决书的生效时间,要区分不同的情况。对于一审判决书的生效时间需要看当事人是否提起上诉或有没有检察院抗诉的情形,没有的话,就十日后生效;有的话,根据二审裁定而定,我国是两审终审制度,因此,二审结果不管是维持原判还是新判,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这是一件邻居的纠纷案,因为一条水沟引起的打架,对方拿***砍我父亲和大哥,我大哥只是来劝架,双方中他对方受伤,鉴定中第一次、第二次是轻伤,在治疗痊愈出院,出院后不存在治疗后病情恶化的现象(卷宗材料可证实)相隔4个月零3天同一个部门又对被害人作出重伤鉴定。 判定书中讲到被告人伤到原告的耳朵,只是伤到左耳廓中上三分之一,何来重伤,我也看了我国《刑法》第95条的规定,还有我的大哥也要批捕,前来劝架也要捉吗?
假释必须服刑一半以上,即上折扣的拘留期和服刑期,6个月后可以处理假释。假释条件如下: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无再犯罪危险的,是适用假释的实质性条件或关键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的一半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为了使假释制度的应用具有必要的灵活性,《刑法》第八十一条还规定,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不受上述刑期限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4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274人已浏览
75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