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第三百五十五条, 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率的,不能立即执行。如果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在押,第一...
第三百五十五条, 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率的,不能立即执行。如果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在押,第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放人一般是指取保候审或无罪释放。放人的程序系先由经办部门在内部审批,内部审批完毕后经办人员再到看守所办理释放手续。释放的时间一般是下午或晚上。有具体问题,可联系刑事辩护律师。
刑事拘留最长是37天。在这期间不逮捕的会变更强制措施或者放人。法律规定:《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关于刑事案件的开庭信息,不能准确了解。当事人应当关注法院的公告,因为并非所有案件都属于公开审理的范围。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公开审理第一审案件。但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得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不得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在法庭上公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同时,法院将在开庭前依法通知有关人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理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应当在开庭十日前送达被告及其辩护人。开庭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检察官、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排除与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有关的问题。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9人已浏览
2,241人已浏览
117人已浏览
1,03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