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企业间贷款的法律风险包括:因贷款程序或内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取得金融机构贷款后转贷,构成非法集资或向公众发放贷款,导致贷款合同无效、情节...
民间借贷本质上是一种合同行为,这种合同行为由于法制规定或其本身的特性的限制,致使合同本身效力上经常出现瑕疵。由于缺乏规范化的管制,民间借贷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间借贷存在以下法律风险,贷款人提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风险;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不具备贷款资格的风险。为了防范上述风险,当事人需要积极调查对方的资金和信用状况,并依法订立贷款合同。
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1、约定利率超过年利率24%的,人民法院将不予以保护;2、企业向其他企业借贷或向内部职工以借款方式筹集资金应限于生产经营所需;3、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注意收集保存有关证据;4、不得在本金中预先扣除借款利息;5、注意是否存在有效担保,尽量采用法定担保;6、依法从事民间借贷行为,防止借贷合同无效;7、提前防范“虚假诉讼”,而发生的逃避债务行为;8、发生纠纷及时向法院起诉,避免超过诉讼时效等。
1、委托贷款中委托人存在的法律风险(1)人的信用风险。如果借款是信用借款,那么事先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就显得十分重要;(2)没有担保的风险。为降低风险,委托人最好发放信用,而应采取一定的担保措施。没有担保的出现资不抵债时债权将面临无法清偿的风险。(3)委托指示不清的风险。委托人在委托受托人时务必将委托的事项进行周全和具体的约定,避免贷款无人管理的情况;(4)利益冲突,同一借款人的委托人的委托贷款和受托人的自营贷款可能发生利益冲突,在发生借款人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债务清偿的先后可能引起冲突,此处我国立法尚有空白,因此,委托人在委托时,最好先与受托人就可能出现的相关利益冲突做好约定。2、委托贷款中借款人的法律风险(1)贷款人不能按期发放贷款或提前收贷的风险。根据借款合同,贷款人如果不能按期放贷或提前收贷都将对借款人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借款人在借款合同中因明确约定此项违约的责任。(2)被泄露的风险。由于贷款人能够掌握借款人的债务、财务、生产、经营管理等情况。借款人应妥善管理可能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资料,并应约定泄密的法律责任。(3)不能偿还贷款本息的风险。此风险确实存在但不在委托贷款的法律关系之中暂且不予考虑。3、信托贷款存在的法律风险?信托贷款与委托贷款不同,委托贷款的对象和用途由委托人指定,而信托贷款的对象和用途由信托机构自行选定。相对委托贷款,信托机构作为受托人的处理贷款的享有自主的权利,委托人不得干预,这意味着,如果信托机构没有充分防范风险,可能会给委托人带来利益的损失。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1人已浏览
210人已浏览
174人已浏览
16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