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损害商品声誉罪的构成要素有: 1罪侵犯的对象是商业信誉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2、本罪客观上表现为捏造和传播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给他人造...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因此,公司可以要求法院停...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恶意诽谤军人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2、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要严格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的规章制度还必须符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规定。还有规章制度除了要在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上通过外,还要向员工进行充分公示和组织员工学习培训,尽量让员工知晓收悉规章制度,如果未经以上程序,规章制度是违法的,既不能约束员工,企业也不能依据这样的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罚款处罚。如果员工被这样不明不白的规章制度稀里糊涂地莫名其妙处罚了,可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反映,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权益
公司该如何对员工进行补偿? (一)合法裁员的经济性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公司裁员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非法裁员的经济性补偿: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综上所述,公司在劳动合同到期后裁员可分为两种,合法裁员与非法裁员。合法裁员的情形包括企业破产需要重整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如果是合法裁员的,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21人已浏览
837人已浏览
558人已浏览
22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