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 第二十六条公...
虽然公安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都属于救济手段,但却是两种不同的权利救济途径。公安行政诉讼与公安行政复议的区别主要在于六个方面: 1.适用的法律依...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可以先选择行政复议再申请行政诉讼,或者是直接就是行政复议,要不就直接提起诉讼,全看个人的选择。
(一)确定作为类案件案由的构成要素和方法的基本方法是划分案件类别,以行政管理范围为类,以具体的行政行为类别为别。结构应具备以下两个要素:1、行政管理范围。行政范围是指行政主体代表国家管理行政事务的领域。将行政案件初步分为公安、工商、税案件初步分为公安、工商、税务等行政纠纷。一般而言,以行政管理范围为案由的第一要素,分类后无需再进行分解,如海关.计划生育.税务等,直接以海关.计划生育.税务为案由的第一要素;对于个别行政管理范围较广的领域,如公安行政管理,可细分为治安管理.消防管理等,可细化.分解后的具体管理范围,以治安.消防等为第一要素用语。是否分解,应结合案件实际,以简洁明了为原则。2、具体的行政行为类型。以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确认等具体行政行为的类型或性质,作为案由的第二要素。具体行政行为的表现形式,如行政处罚中的罚款、拘留等,不以构成要素出现,而是以行政处罚代替。基于以上两个要素,行政作为案件的结构是:管理范围和具体的行政行为类型。以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拘留处罚为例,案由应当确定为治安行政处罚。治安是公安行政范围下的具体治安管理;行政处罚是具体行政行为的类型,不需要以具体的处罚形式拘留。以海关没收走私物品为例,案由应确定为海关行政处罚。海关管理范围比较窄,不需要分解,可以直接把海关作为第一要素。(二)原则上,不作为因的构成要素和确定方法不作为案件原则上仍然适用上述两种构成要素的结构,但也要体现此类案件的特点。确定方法是:以诉讼为此类案件原因的第一要素;以行政主体的类别为第二要素,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海关等;以不履行特定行政职责或义务为第三要素。以公安机关不履行保护人身权法定职责为例,案由确定为起诉公安机关不履行保护人身权法定职责。履行……法定职责中要求履行的职责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如诉XX(行政主体)不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诉XX(行政主体)不履行行政合同义务、诉XX(房屋管理机关等)不履行登记法定职责等。(3)行政赔偿案件的构成要素和确定方法分为两种情况,即一起提起行政赔偿和单独提起行政赔偿。对于一起提起的行政赔偿案件,可以在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案件案由后加上行政赔偿一词。如工商行政登记及行政赔偿;起诉公安机关不履行保护人身权的法定职责和行政赔偿。对于单独提起行政赔偿的案件,案由的确定方法是:行政范围行政赔偿。以税务人员在执法中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为例,如税务行政赔偿。
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法治动态 法学研究 法治文化 会员天地 新法释义 法学交流 浅谈新行政诉讼法对税务行政复议的影响 时间:2016-12-30 潘霞刘举林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新行政诉讼法”)已于2015年5月1日起实行。新行政诉讼法更加注重对行政相对人、第三人诉讼权利的保护和行政机关公权力的制约,并从保障诉权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确立、受案范围进一步扩大、管辖制度改革、当事人制度的完善、证据与举证责任制度的创新、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的建立、诉讼程序制度的改革、判决制度的完善、被告行政机关法律责任的加强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完善。这其中,对税务行政复议影响最大的当是当事人制度的完善,即明确了复议维持的,复议机关与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因此,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将使税务行政复议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对税务行政复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59人已浏览
357人已浏览
199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