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全部无效合同,全部无效合同是指合同的全部内容自始不产生法律约束力。 1、订立合同内容不合法,表现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无效合同举证注意事项: 1、以欺诈为由请求宣告合同无效的,当事人就以下要件事实负举证责任: (1)欺诈方具有欺诈的故意; (2)欺诈方实施了欺诈行为,故意告知虚假情况; (3)相对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 (4)受欺诈人因错误而作出意思表示。 2、以胁迫为由请求宣告合同无效的,当事人负举证责任的要件事实有: (1)有实施压力的胁迫行为,如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之行为; (2)胁迫行为须是非法的; (3)有胁迫的故意; (4)相对人因胁迫而产生恐惧,因恐惧而订立了合同。 3、以恶意串通为由请求宣告合同无效的,当事人就以下要件事实负举证责任: (1)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欠缺效果意思,即表示行为与内心真实意思不一致; (2)非真意表示系与相对人通谋实施; (3)行为人有主观上的恶意,即明知或应知其行为会造成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损害,而故意为之。 4、当事人以行为虚假为由请求宣告合同无效的,应当证明的要件事实是: 行为人故意表现出来的形式或故意实施的行为并非其真正要达到的目的,而只是借助合法的合同外表达到非法的目的。
有效合同的有效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不真实,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在一般误解等情况下,合同仍为有效。在重大误解时,合同则可能被撤销。在乘人之危致使合同显失公平的情况下,合同可以被撤销。在因欺诈、胁迫而成立的合同场合,若损害国家利益,。 2、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3、合同标的须确定和可能:合同标的的可能,是指合同给付可能实现。合同标的的确定,是指合同标的自始确定,或可以确定。 4、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签订合同,原则上须有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得亲自缔约,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签订。
合同填写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填写的内容必须的双方约定的意思表示; 2、填写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确认合同的其他条款是否违反当事人约定; 4、确认当事人具备相应的主体资格。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5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359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