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立案和未立案的区别主要为: 1、程序不同,立案是诉讼行为,说明该案件已经进入司法程序了,而未立案说明不属于正式的司法程序; 2、严重程度不同...
刑事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根据各自的管辖范围,对报案、控告、举报、自首、自诉人起诉等材料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决定作...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根据各自的管辖范围,对报案、控告、举报、自首、自诉人起诉等材料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决定作为刑事案件进行调查或者审判的诉讼活动。刑事立案意味着已经进入刑事司法程序,但立案并不意味着将被检察院批准逮捕,并将被法院判刑。这取决于证据和犯罪的危害程度。轻伤立案后可以调解处理,不需要完成司法程序就可以判刑。民事立案意味着法院受理的案件已经进入审理阶段,民事诉讼原告也申请撤销诉讼,但必须由法院裁定。如果刑事不立案,说明某种行为不符合起诉标准,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处理。民事不立案,说明管辖不对或者诉求不合法。
1、报案是指任何单位和个人(包括受害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举报。 2、立案是指司法机关接到报案后,根据案件的性质、相关证据经过初步审查后,认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批请分管领导批准后,展开对案件的侦查。未经批准立案的,不得进行侦查、不得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任何强制措施。
报案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包括被害人)将发现的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向司法机关报告的行为。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59人已浏览
326人已浏览
441人已浏览
20,36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