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有关工资拖欠问题,您可以先尝试与雇主进行协商解决问题。如果协商无果,您可以联系劳动行政部门,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大队。此外,您也可以直接向仲裁...
1. 老板总是拖延发放工资,建议考虑不再继续在这个公司工作,而是按照劳动法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并结清工资。 2. 根据《劳动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解决被拖欠工资的问题时,我们建议首先与单位进行协商。不过,在协商过程中应避免不顾一切的大吵大闹,因为这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建议在与单位协商前先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这样协商的成功率会相对提高。 如果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寻求权利救济。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用人单位应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另外,《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参照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需按照法定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寻求帮助。此外,《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还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依法发出支付令。
1、劳动监察大队。劳动监察大队接到投诉后,会向拒发工资的公司责任人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公司限期支付员工工资。 2、劳动仲裁委员会。经投诉后没解决的,员工可以找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且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 3、人民法院。经劳动仲裁后没解决的,那么建议可以在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去法院提起诉讼。并且,到法院起诉的,也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 4、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九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违约解除劳动合同时,有权要求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有过错,劳动者单方解除);(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双方均无过错);(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性裁员);(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合同期满不续约);(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破产、吊销营业执照、关闭、解散);(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另外,《劳动合同法》第48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要求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9人已浏览
56人已浏览
795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