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般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当事人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避险过当是紧急...
根据《刑法》第21条第2款的规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避险过当是指避险行为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当事人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紧急避险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必须是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危险。 2.必须是迫不得已、别无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危险。 3.必须是为了避免合法权益遭受危险损害。 另外,根据本法第21条第3款的规定,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不得因为避免本人的合法权益遭受危险的损害而实行紧急避险。 4.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 以上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构成紧急避险。
一般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当事人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避险过当是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行为。 紧急避险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必须是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危险。 2.必须是迫不得已、别无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危险。 3.必须是为了避免合法权益遭受危险损害。 另外,根据本法第21条第3款的规定,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不得因为避免本人的合法权益遭受危险的损害而实行紧急避险。 4.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 以上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构成紧急避险。
刑法第21条第2款规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刑法理论上,把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而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行为,称为避险过当。避险过当不是一个罪名,在追究其刑事责任时,应当在确定其罪过形式的基础上,以其所触犯的中国刑法分则有关条文定罪量刑。在避险过当的罪过形式中,大多数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在少数或个别情况下,可能由间接故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构成避险过当。由于避险过当在主观上是出于保全合法权益的动机和目的,在客观上发生在紧迫的情况下。因此,对于避险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上文中已经为大家作出了介绍。如果不满足规定的条件,则就不可以认定构成紧急避险,此时构成刑事犯罪的,自然需要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而在紧急避险的情况下,即使超过了必要限度造成损害的,此时也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不过却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5人已浏览
95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9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