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效力待定。 8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此阶段的未成年人皆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作出民事法律行为的,应当经其法定代理人追认或同意...
10周岁以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进行代理,自己的行为无效。10周岁以上18周岁为限制行为能力人,他可以在自己的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即《劳动合同法》所调整的劳动合同,只能是用人单位与未达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之间建立的劳动合同。《劳动法》第18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无效”的规定,而属无效劳动合同。另,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规定,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应当办理退休。60岁,因此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而《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即只有“职工”才属于工伤事故的主体范围。因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自然不能成为职工,更不是《工伤保险条例》所保护的对象。
17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签订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需要得到监护人的追认。但是如果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来作为主要生活和经济来源的,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签定的合同是有效的。
视情况而定。未满18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存在下列几种情形的,签署的合同有效: 1.纯获益的行为有效。 2.在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范围内的行为有效。 3.超出民事行为能力范围而实施的合同行为效力待定。 但是如果父母否认了合同效力,则未满18岁签订的合同无效。 根据法律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8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385人已浏览
1,6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