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是物业服务合同关系,若物业服务差,业主可要求物业提高服务质量,也可以向小区业主委员会反映,由业主委员会出面与物业公司协商或...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可以通过拨打12358价格举报热线,或登录全国12358价格监管平台进行举报。具有管辖...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您可以向行政部门或12345投诉。向行政部门投诉:消费者可以向工商部门(12315)、质量检验部门(12365)、食品药品部门(12331)、价格部门(12358)等投诉。向12345投诉:地方政府部门设立了12345条公共服务热线,以加强公共服务。公众拨打热线后,受理人将及时将投诉转移给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处理后将回复公众。由于有关部门还必须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公共服务热线,并纳入评估,因此投诉一般可以更好地解决。
如何维权购买假货可以参考以下内容:1。作为普通消费者,如何维权购买假货,如果普通消费者购买假货,可以从质量、材质、性能、用途等方面发现商品与本来要购买的商品不同,即商家提供的商品存在质量缺陷。此时,如果在为经营者提供商品时可以认为存在欺诈行为,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获得相应的赔偿。具体来说,消费者可以按照以下主张进行赔偿:(1)购买一般商品类型的假货时,消费者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要求商家购买商品价格的三倍;赔偿金额增加不足500元的,商家直接赔偿500元。(2)消费者在购买食品领域的假货时,可以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向商家索购买商品价格的十倍赔偿。2、专业造假者知道,专业造假者在购买假货时的法律权利不能完全等同于普通消费者应有的法律权利,因为专业造假者是以赚钱为目的造假的,利用商品过期或商品漏洞故意大量购买,然后通过造假要求商家支付赔偿财产,专门利用相关赔偿的法律规定谋生的人。本质人不是真正法律意义上的消费者,所以这个群体不一定能得到商家对应的劣质商品的赔偿,需要细分所购商品的类型。在实践中,职业造假者是否获得相应的赔偿,按以下几点处理:(1)专业造假者在一般商品领域购买假货时,没有明确规定可以拥有赔偿请求权;(2)但专业造假者购买的是假药或者劣质食品。根据2014年1月最高法发布的《食品药品纠纷案件司法解释》,知假买假索赔是合法的。《条例》明确表示,知假买假不影响专业造假者主张其消费者权利,因此在食品药品领域知假买假的专业造假者也可以获得应有的赔偿。三、维权方式在判断自己属于哪一类消费者后,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购买假货后可用于维权的方式有:(1)首先保留有效证据,找商家协商解决,要求商家赔偿或退货;(2)协商不成的,可致电消费者协会投诉;(3)再者,如果商家坚持不愿赔偿,可直接向法院起诉。作为消费者,我们都希望在购买假货后获得应有的赔偿,但在此之前,我们应该弄清楚一个前提:你是否属于受相应法律条款保护的消费者,只有明确主体,才能更好地解决下一步如何维权的问题。然而,当我们在生活中购买苹果手机和瓷器的假货时,我们往往无能为力,因为商家不愿意支付昂贵的赔偿费。如果消费者无法解决购买假货的索赔问题,建议向律师寻求专业帮助。
购房面积有差异怎么维权?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应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的规定处理。归纳而言,确定的原则包括:1、购房人能否解除合同。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购房人无权解除合同;面积误差比超出3%,购房人则有权解除合同,开发商应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需说明的是,在后一种情形,购房人对是否解除合同具有选择权,即购房人同意继续履约亦可,可视自身情况决定。2、购房款如何结算。合同继续履行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按合同约定的计价面积单价据实结算,即“多退少补”;房屋实际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的,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开发商承担,所有权归购房人;房屋实际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的,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开发商双倍返还购房人。上述法律规定仅用于规范商品房买卖,不适用于二手房交易。二手房面积差异纠纷,则主要是依据双方合同约定以及公平合理原则处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2人已浏览
119人已浏览
117人已浏览
24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