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赠与合同是双方行为。赠与合同须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赠与人有赠与的表示,但受赠人并没有接受的意思,则合同仍不能成立,故与馈...
一般而言,尤其要区分单位行贿和正常馈赠行为。贿赂单位的目的是谋取不正当的非法利益,是贿赂单位罪。钱权交易;向亲戚、朋友、同学单位赠送礼物的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双方关系。馈赠一般发生在有一定感情基础的亲友、同事之间,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关系。在区分受贿行为与正当馈赠的时候,应当考察双方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深厚的友情关系。如果不存在这种友情关系,则馈赠是虚假的,赠送者必定希望受赠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其谋利益,受赠者回报的方式,常常是动用公权,为赠送者谋取利益。因而,在这种情况下,结合其他案件因素分析,受赠者有可能构成受贿罪。如果双方之间确实存在友情关系,则应当认定为馈赠。 2.馈赠价值。馈赠的礼品由于是公开的,无条件的,因而价值一般不会太大,类似于食品或数额较小的日常生活用品等。超出常规的巨额馈赠,难免有贿赂之嫌。 3.馈赠方式。馈赠有公开的,也有秘密的。公开馈赠,一般没有掩饰的必要,因而是正当馈赠的可能性较大;而秘密馈赠,私下里暗中进行,行贿受贿的可能性较大。但是,馈赠方式并不能单独确定是受贿行为还是接受馈赠,只有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才能正确判断。 4.馈赠目的。礼尚往来,有来有往,不具有互为利用的动机和目的。贿赂则是行为人基于一事一利的利害勾结,双方是互为利用的关系,有些甚至是素不相识或素无来往之人。馈赠者希望通过“馈赠”使双方能够利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谋取利益。受赠者在接受贿赂时,往往知道馈赠者的目的和动机,并许诺或默许将为其谋取利益。
遗赠,是指公民通过遗嘱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或者社会组织,并于遗赠人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两者的区别在于: (1)遗赠是遗赠人生前所为的单方法律行为;赠与则是赠与人和受赠与人双方的民事法律行为。 (2)遗赠是于遗赠人死后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赠与则是赠与人和受赠人生前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遗赠是发生在赠与人死亡之后的事,而赠与是生前行为。法理界将遗赠和赠与的区别确定为:1.遗赠是单方法律行为,而赠与是双方法律行为,合同的一种,需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即形成合意。2.遗赠是死因行为,即遗嘱人死后方才生效法律行为,而赠与除附期限、附条件的以外在合同成立时便发生法律效力。3.遗赠是要式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而赠与是不要式行为,口头或书面形式均可。 遗赠必须在被继承人死亡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不接受遗赠的意思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25人已浏览
526人已浏览
142人已浏览
3,15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