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起诉主体为股东 股东直接诉讼权提起的根据是股东作为股份所有人即出资人的地位。它不同于投资者证券民事赔偿诉讼,例如证券市场特有的因虚假陈述...
股东直接诉讼的情况包括: 1.撤销决议。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法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起诉主体为股东 股东直接诉讼权提起的根据是股东作为股份所有人即出资人的地位。它不同于投资者证券民事赔偿诉讼,例如证券市场特有的因虚假陈述而引发的民事索赔诉讼,其起诉主体可能是该做假公司的股东,也可能曾经是股东但起诉时并不具有股东身份。 2、诉讼目的为了维护股东自身的利益 股东直接诉讼权行使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股东自身的利益,以个人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 3、诉讼结果的归属于原告股东 股东直接诉讼权行使的结果归属于原告股东。 4、诉讼被告 诉讼被告为公司或者是公司的大股东、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股东直接诉讼的被告是公司或者是公司的大股东、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股东直接诉讼的情况包括: 1.撤销决议。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法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2.不能行使查阅权之诉。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3.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9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损害赔偿。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解散公司。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股东派生诉讼和股东直接诉讼的区别具体如下:1、诉讼原因不同:股东派生诉讼因公司权利受损,公司因法定原因未起诉时,股东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起诉,股东直接诉讼的原因是股东的个人权利受到侵害2、诉讼结果不同:原告股东在派生诉讼中胜诉,胜诉的利益不是原告股东,而是原告股东的直接诉讼,原告股东胜诉或败诉,所有利益和不利结果都属于原告股东,与持有股份的公司无关。3、诉讼目的不同:在股东派生诉讼中,股东提起诉讼的目的是为了公司的利益,间接维持自己的利益的股东直接诉讼中,股东提起诉讼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6人已浏览
194人已浏览
246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