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企业商标侵权之后,被侵权人会根据实际的损失来确定赔偿的比例问题通过诉讼方式,向侵权人索赔,这也是商标侵权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而侵犯商标专用...
按“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赔偿数额。即在注册商标权利人的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按照《最高人民法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商标是商家的重要财产,只要是被合法注册的商标,一旦发现没有经过权利人许可擅自使用商标的,对此给权利人遭受损失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赔偿。那么主张侵权损害赔偿时,就要先确定商标侵权的赔偿标准。实践中,发现商标行为,对于侵权损害赔偿数额,按照以下确定: 1、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 2、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3、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将会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另外,被确定商标侵权后,可能会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做以下处罚:1、立即停止售卖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来处理时,认定商标侵权行为成立的,就会责令商标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且会当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2、罚款在侵犯商标后有违法所得的,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产品,就会被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要是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也将会被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另外,在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销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会接受从重处罚。最后,发现商标侵权后,遭受权益损失的人主张赔偿时,可以先找侵权行为人协商确定赔偿额,如果经协商难以确定的,那么就要注意及时去起诉处理,特别是侵权数额较大,并且难以确定赔偿的。另外,在有必要时可以找个专业律师介入。
判断商标是否侵权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判断, 1、首先,你要确定自己的注册商标是注册在什么类别的商品上,他人的商标是使用在什么商品上的,判断是否在与自己注册的商品相同,如果是相同或者类似商品,则进行下一步。 2、再判断他人的商标是否一样,两者商标的相似度。如果以一般消费者看不出两者的差别,容易引起消费者混淆的,即存在商标侵权。 在国内,商标如果不是完全相同,在判断他人侵权的过程中,都是双方在舌战,打口水仗。
发现商标侵权,要进行商标权维权可以实行的解决办法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三条:有本法第五十二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2.打击侵权行为维护合法的商标权益的具体步骤大致如下: 第一、周密调查、全面搜集证据材料是打击侵权行为并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调查中要获取下列要素的准确信息:侵权行为人,侵权具体形式,侵权商品的数量,侵权行为(或侵权商品)的准确发生地点。需搜集的证据包括: 1、被侵权人在先权力证明(包括商标注册证等) 2、被侵权人产品样本 3、侵权产品样本 4、购买侵权产品证明(如发票等) 第二,客观分析调查情报、证据材料,并结合权利人的主观倾向,选择切实可行的维权途径。针对侵权性质明确,侵权商品容易匿藏转移,对侵权人提起诉讼价值不大的侵权案件,可适用行政查处程序。这种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查处力度大,查处行动快,对制假者和售假者打击迅速,能有效制止侵权行为的蔓延。对于侵权人实力较强,侵权行为和侵权商品销量易于举证,可考虑索赔的的案件,可适用诉讼程序。使用诉讼程序的优势在于,查处力量大,投诉人可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对侵权人提出索赔。但诉讼程序相对复杂,耗费的时间较长。 第三,制作投诉书、起诉书并向相应机关递交,请求对侵权行为实施打击。这是打击侵权行为中最重要的步骤。 至于商标侵权赔偿上面,《商标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前款所称侵权人因侵权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因被侵权所受损失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7人已浏览
110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57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