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行贿罪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认定:一是行贿人主观上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犯罪目。二是行贿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三是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或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一)向三人以上行贿的 (二)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 (三)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四)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实施非法活动的 (五)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影响司法公正的 (六)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行贿罪的相关法律及解释: 一、行贿行为的种类: 第一类是有资格得到、应该得到的合法的利益,如果不行贿就得不到,或被拖延、被克扣。
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及公私财物所有权。受贿罪严重影响国家机关的正常职能履行,损害国家机关的形象、声誉,同时也侵犯了一定的财产关系。受贿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贿赂罪的金额定义有三万元以上,一万元以上不足三万元。根据《处理贪污行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几个问题的说明》第7条,为了获得不正当利益,向国家职员行贿,金额在3万元以上的,应根据刑法第390条的规定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贿赂金额在1万元以上不足3万元,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当根据《刑法》第390条的规定,以贿赂罪追究刑事责任:(1)贿赂3人以上的;(2)贿赂非法所得用于贿赂;(3)通过贿赂寻求职务提拔和调整;(4)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贿赂和非法活动;(5)贿赂司法人员,影响司法公正;(6)经济损失金额在50万元以上不足10万元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31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166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