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当事人未按规定履行合约的行为,不属于侵权,属于违约,按照违约责任要求赔偿。如果合约中约定了未履行义务的违约责任,那么按照合同约定的进行赔偿,...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对赔偿性违约金而言,作为损害赔偿的预定,其数额与违约造成的损失相比应当是相当的,一旦出现过大差异,为充分发挥赔偿性违约金弥补损失的功能,而又不使非违约方利用赔偿性违约金获得超出合同如约履行应有的利益,就存在对赔偿性违约金调整的必要,其调整自然以违约造成的实际损害为参照标准。如果以实际损害为参照,在其上再划定一个比例,作为惩罚性违约金的上限,则赔偿性违约金与惩罚性违约金的调整在操作上是可以区分开来的。但是,法释(二)并未做类似这样的区分,而是笼统确定了一个“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标准,即“超过造成损失的30%”,3把赔偿性违约金与惩罚性违约金一体纳入该规则调整的范围。这样处理可能出现的一种典型情况是,在赔偿性违约金与惩罚性违约金均超过实际损失30%的两个不同案件中(假设两个案件中涉及的违约金的性质均是约定明确或可得证明的),法院根据当事人请求将惩罚性违约金调整到实际损失的30%以下,很大程度上消解了非违约方赋予的且被违约方接受的违约金的惩罚性意义(例如违约金约定为实际损失的50%);而将赔偿性违约金调整到实际损失的30%,却产生了对违约方施加一定程度惩罚的实际效果,这一后果显然溢出了违约方允诺的意思范围。两个案件调整后产生的共同后果是,均背离了双方或一方当事人在合同中设定的对未来损害赔偿的预期。合同在交易中可以发挥的提前计算成本并克服机会主义的功能实际上被法院给消解掉了,当事人在违约金制度上的自治空间再一次被刚性规则压缩了。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金额应当相当于违约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能够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约方订立合同时预见或应预见的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对于违约,守约方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并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甲方不支付合同违约赔偿时,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乙方也可以向法院起诉,更具法律强制力。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0人已浏览
105人已浏览
109人已浏览
20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