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向投诉站工作人员出示权属证明;经工作人员审验有效后,填写提请投诉书;被投诉方应当出示权利证书或者其他证据;被投诉方不能做有效举证的,工作人员...
(一)起诉。 (二)受理。对于符合起诉条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予以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三)开庭审理并宣判。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实行两审终审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知识产权诉讼一般的流程如下: 首先收集证据。这个证据包括两方面,第一是商标权人自己的使用证据,如果商标权人从未使用过注册商标,那么侵权人可能免于赔偿,因此商标权人的使用证据,一方面可以佐证自己的损失,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对方提出商标权人未使用商标的抗辩。第二是侵权人经许可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标识的证据,一方面是证明侵权行为,另一方面是证明侵权行为给商标权人造成的损失。 其次确认诉讼请求。商标权人需要确认自己的主要诉求是停止侵权还是要求对方赔偿,以便制定不同的诉讼策略。以上三方面完成之后,即可准备材料提起诉讼。
知识产权诉讼一般的流程如下: 1、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交民事起诉状; 2、人民法院受理并立案后,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 3、人民法院在开庭前三日内通知; 4、开庭时,按照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的程序进行; 5、宣判。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第一款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的人数提交副本。 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1、专利局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需经初步审查。在初步审查合格之后,自申请日起满18个月,即行公布。 2、实质审查发明申请公开之后,专利局在收到申请人的实质审查请求的情况下,启动实质审查。审查员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在通知书对发明申请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做出评价。 3、授权申请人在接到授予专利权通知书之后,需要办理登记手续。申请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专利登记费、授权当年的年费、公告印刷费,同时还应当缴纳专利证书印花税 4、申请人在办理登记手续之后即可获得专利证书。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6人已浏览
179人已浏览
331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