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年终奖的发放额度和形式一般由企业根据情况进行调整。良好的年终奖方法要有较好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发放规则等相应的制度,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增强...
年终奖金由雇主发放,当然,这并不是每个人都享受的。年终奖金的金额和形式一般由企业根据情况进行调整。良好的年终奖金方法应具有良好的评价指标、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年终奖是指每年度末企业给予员工不封顶的奖励,是对一年来的工作业绩的肯定。年终奖的发放额度和形式一般由企业自己根据情况调整。一、事前约定好年终奖发放规则首先,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就是否有年终奖、年终奖的发放等内容进行明确约定。如果入职时用人单位口头承诺会给职工发放年终奖,可要求以书面形式确认。虽然我国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企业必须向劳动者发放年终奖,但在公司规章制度中可以规定或者在劳动合同中可就年终奖事宜进行明确约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九条“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也就是说,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如果确有年终奖相关规定,并且这个规定合法合理,那么该规定就具有法律效力;如用人单位无故克扣、拒发年终奖,劳动者可就此提出劳动仲裁。二、收集好用人单位关于支付年终奖的相关文件或制度的证据其次,留存或者保管好公司关于年终奖相关规章制度的书面材料(该规章制度最好有公司签章)。再次,将公司发放工资或者克扣少发年终奖的银行流水账、工资单收集齐全。三、委托专业人士介入最后,将搜集或者已固定的证据提交专业律师进行分析或者委托律师介入。一般来说,年终奖的确定和计算,应根据劳动关系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的约定或者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等。劳动关系双方对年终奖进行约定后,职工休法定假日,如年假、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应视为正常出勤并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还必须全额支付年终奖,不得扣发。而对于提前离职的职工而言,如果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有确定的年终奖数额,或者未规定年终奖但事实上已发年终奖,那么,离职职工也应得到相应的年终奖。只要用人单位不发年终奖的行为违背了劳动合同、违反了法律法规或者单位的规章制度,劳动者就可理直气壮依法维权。
年终奖的发放额度和形式一般由企业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法律没有强制性规定,但年终奖的数量会影响员工的年平均月薪。
未工作满一年是否可的发年终奖企业自主决定年终奖发放发放年终奖是用人单位的一种自主行为,目前的法律、法规并无要求用人单位发放年终奖的具体规定。故一般来说,年终奖的计算应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如果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有明确规定,则用人单位必须按照约定或规章制度发放。当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的约定相抵触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6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故必须按对劳动者有利的原则处理。如果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均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不发,也可以根据本年度的综合经营状况以及劳动者个人年度工作表现,决定是否发放年终奖。年终奖与年假相关法规休法定假应照发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均属于法定假。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护法》、《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的规定,劳动者在休法定假期间应视为正常出勤并支付报酬,用人单位自然也就必须全额支付年终奖,而不得扣除。工作未满一年也得有《劳动法》第46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即只要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年终奖或是用人单位已制定发放年终奖的具体办法,且新进入单位、未满一年的劳动者确已付出相应劳动,用人单位就必须按约定或比例向其发放年终奖。不得以实物折抵《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5条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代替货币支付。”正因为年终奖属于工资,决定了用人单位只能以人民币的形式发放。提前离职也该拿如果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有确定的年终奖数额,那么离职劳动者也应得到相应的年终奖。如果劳动合同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都未规定“年终奖”,但事实上已发年终奖,用人单位也必须向离职劳动者发放。从司法实践上看,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法院同样会支持此类离职劳动者按照在岗时间,得到一定比例的年终奖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01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995人已浏览
10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