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建设和建设和分配使用的规范和管理办法是什么

2022-02-11
一是整合保障性住房房源信息,实现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建设和分配使用的规范有序。首先着手整理保障性住房的存量信息,将有关房源的主要信息录入系统。在后续管理中,应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初期的规划、立项到建设的整个流程建立连续的档案记录,并跟踪结合房源的分配使用情况。逐步形成完整的保障性住房房源信息。应当包含以下内容:1、项目信息管理模块。从保障性住房项目的立项、规划、建设环节开始登记,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2、房源信息管理模块。以电子楼盘表为基础建立房源基本信息,将存量房源和本年度新建房源整理录入,对房源的销售、租赁等分配情况做动态详细登记,形成购买人、承租人电子档案记录。二是完善多部门数据共享机制,促进保障性住房分配使用的规范化。针对当前的管理情况,整理录入保障房的分配使用的存量信息。进一步与民政等部门形成数据共享机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持续关注保障对象的家庭信息变化情况,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个人、家庭征信系统,完善黑名单和准入退出制度。应当包含以下内容:保障对象信息管理模块。该系统与公安、工商、车辆管理、税务、公积金、金融等部门定期交换数据,逐步实现动态更新,实现对分配对象和住房困难群体的动态管理,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做到应保尽保。三是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动态化管理,为保障性住房后续规划建设、分配管理提供依据,杜绝浪费,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社会效益。应当包含以下主要内容:1、资金管理模块。系统对建设资金投入、租金和物业费收入等收益情况做详细记录,每年编制预算,促进资金使用效益。2、数据分析功能模块。通过几年的积累,系统可以逐步实现保障性住房项目投资效益分析和其它数据统计功能,对后续配套和修缮资金投入、闲置情况分析做测算和评估,为后续项目规划建设提供数据依据。建立保障性住房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科学管理的同时,对系统中的相关功能管理提出以下建议:首先,上级管理部门利用系统数据分析功能,充分考虑各地区差异,合理安排建设和保障计划,平衡供需矛盾,减少房源的闲置和各地区瞒报、虚报现象发生;其次,建议由市、县政府主导,真正实现公安、工商、车管、税务、住房公积金、金融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平台,建立定期查询机制。另外,完善保障性住房电子档案,利于实现透明、有效的动态监督管理,防止各类违规问题的发生。还可以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功能,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保障性安居工程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手段,尽快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有利于实现管理的透明化、规范化和信息化,以保证保障性安居工程顺利实施,切实保证保障性安居工程发挥最大效益。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