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关于公司不赔偿怎么申请劳动仲裁。(二)程序法上的规定及特点 关于程序法上的规定,主要有以下规定: 1.《仲裁法》第五章,特别是第59条、第6...
1、写好劳动仲裁申请书,其中仲裁请求一定要写齐、写好,否则到时无法挽回。 2、整理好证据清单。 3、打印好公司的注册资料,广州市工商局查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两者处理纠纷的机构不同。仲裁由当地仲裁委受理,其监督机构是中国仲裁协会;诉讼由法院受理,监督机构是检察院。 2.一旦合同双方约定选择仲裁解决合同纠纷,就不能到法院再进行诉讼。 3.仲裁按照自愿原则,诉讼则不以另一方意志为转移。 4.受案范围不同,仲裁只能受理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而法院则可以受理各类纠纷。 5.程序不同,仲裁是一裁终局制,申请撤销时法院一般不再从实体进行审查,如程序中有明显错误时可以撤销;诉讼如对一审不服还可以上诉,二审不服可在二年内申请再审。 6.仲裁庭审理案件通常案情不公开,裁决不公开;人民法院实行案件公开审理原则,但依法不应公开审理的除外。 7.两者收费不同。
仲裁,是依法审理、裁断民商事纠纷的法律制度。它是当事人在签订或履行民商事合同的时候作出约定,一旦发生纠纷,就由仲裁机构对争议的事实和权利义务做出判断和裁决,以及时公正地解决争议,维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仲裁裁决与人民法院的判决都具有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约束力。 仲裁有经济仲裁和劳动仲裁之分。 1、经济仲裁: 当事人申请经济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仲裁协议; (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2、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关于公司不给买社保怎么申请仲裁。用人单位没有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缴纳的,可以向社保经办机构或者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但不能申请劳动仲裁,但因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并且也无法缴纳的,法院应予受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4人已浏览
481人已浏览
246人已浏览
4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