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购买二手房,应注意下列法律风险: 1.交易主体的风险。即出卖人并非房屋所有权人,未获得房屋所有权人同意而自行卖房。比如,夫妻一方瞒着对方出售...
1、确定二手房是否允许出售 如果公有住房“房改”售房时,有些单位还保留有优先收购权。所以,一定要征询原产权单位同意所购房屋转让的书面意见,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安置房买卖的风险第一、政策因素。根据相关法规及政策规定,拆迁安置房屋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重大市政工程动迁而建造的配套商品房或配购的中低价商品房。此类房屋产权虽属于个人所有,但在取得所有权的一定期限内不能上市交易。另一类是因房产开发等因素而动拆迁,动拆迁公司通过其他途径安置或代为安置人购买的中低价位商品房(与市场价比较而言)。该类商品房和一般的商品房相比没有什么区别,属于被安置人的私有财产,没有转让期限的限制,可以自由上市交易。第二、价格因素。目前拆迁安置房的买卖大多是在签订了拆迁安置协议但房子尚未交付的情况下转让买卖的。由于从订立安置协议到房屋交付,中间间隔时间长、变化大,特别是价格不断上涨,到交房时的价格可能相差近千元,拆迁户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失,因此拒绝交房,要求涨价,最终导致双方的矛盾加剧,引起诉讼。第三、人的因素。“共有人”是拆迁安置房买卖风险的最大制造者。他们找合同的漏洞逃避法律责任追求己方利益,或为合同的履行设置障碍。共有人会以《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8条第4项“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及第6项“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不得转让为由,请求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1、明确房屋的土地类型和性质,要注意是集体土地还是国有土地。如果是集体土地上的非集体组织成员,用于非自住目的,建议慎重,因为集体组织成员在这类土地上的权益会受到保护。如果是非集体组织成员,拆迁可能得不到任何赔偿。2、明确房屋是否对被安置的拆迁对象有限制或政策补贴,在的城中村改造,由村集体组织建造,对拆迁对象有明确限制。3、房屋所有人应确定房屋是独有的还是共有的。如果是家庭成员共有,购房协议的出卖人必须是所有共有人的真实意思,并在协议上签字或有授权委托书。4、相关费用的缴纳此类房屋大多涉及土地取得类型由划拨变更为出让,过户涉及土地出让金的补缴。
买卖安置房应该注意的问题有: 1.要查明安置房的性质; 2.一定要办理公证手续,以免日收出现纠纷; 3.合同的内容要明确; 4.看是否具有房屋产权证; 5.明确房屋对安置的拆迁对象有无限制或政策补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44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357人已浏览
8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