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用人单位由于生产...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用人单位在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休息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 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 证明加班时间方面的证据主要包括:考勤表、考勤卡、加班审批单、加班通知、监控录像、证人证言、加班时所做工作形成的书面文字记录、电子邮件等。
按照法律规定,员工无权单方面决定加班,不经过单位同意自己加班的,不可以要求加班费。所谓加班,根据《劳动法》有关规定,一般指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安排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由于加班是员工超出正常工作时间,在原本应该休息的时间内进行的工作,是工作时间在休息时间中的延伸。需要注意的是,加班是建立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基础上的,用人单位不得强迫员工加班,员工也无权单方面决定加班。
以下是我国现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我国一向重视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劳动争议的法律、法规。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主要是《劳动法》,这部法律第十章就劳动争议处理的一些基本问题作出了规定。 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是一部重要的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行政法规,它对劳动争议的处理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为了规范劳动争议的处理,1993年劳动部还颁布了一些部门规章,主要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等。劳动部有关的行政解释也涉及到一些有关劳动争议的具体问题。另外一些地方立法中也对劳动争议的处理作了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7人已浏览
347人已浏览
92人已浏览
10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