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协商不成可以起诉解决,需要律师帮忙的请联系...
合同有约定的按照合同约定处理,合同中约定不明或者没有约定的,可以另行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合理的解释。如果开发商并非因政府...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在砸店期间,二、不超出对方不法行为应受到的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隐藏的三、有证据证明或双方的供述一致)
根据所损坏财务的价值来判断,涉嫌违犯《治安管理处罚法》,情节严重的,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要追究刑事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就我国目前来说,可将不作为之作为义务分为以下四种情形: (1)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 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是不作为之作为义务的主要来源,这也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在纯正不作为中,作为义务都是由法律明文规定的。这里的法律规定,是指由其他法律规定而经刑法予以认可,如果只有其他法律规定而未经刑法认可,则不能成为不作为之作为义务。 (2)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作为义务 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作为义务,是指一定的主体由于担任某项职务或者从事某种业务而依法要求履行的一定作为义务。在不纯正不作为中,作为义务通常是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义务。它们一般都被规定在有关的规章制度中,这些规章制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因此可以成为不作为的义务来源。 (3)法律行为产生的作为义务 法律行为是指在法律上能够设立一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人的法律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广义而言,不仅行为人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实施的行为,而且凡是自愿承担了某种实施一定行为或者防止损害结果发生的义务,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义务,因而也属于法律行为。 (4)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 由于行为人先前实施的行为即先行行为使某种合法权益处于遭受严重损害的危险状态,该行为人有了积极行动阻止损害结果发生的义务,就是由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由于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具有不同于其他情形的特殊性,在认定由此构成的不作为时,应当充分关注先行行为与由此引起的危害结果之间的关联性。至于先行行为的性质,在所不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13人已浏览
657人已浏览
341人已浏览
3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