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第25条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
1、债务纠纷起诉最好是到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能及时查封对方的财产。 2、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管辖规定如下: ①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4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第25条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通常的经济合同,双方当事人都不规定发生经济诉讼时法院的管辖属地,一旦发生经济诉讼行为,必须按第24条之规定到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去打官司。这样如果当事双方不在一处,甚至有的相隔遥远,就会增加人力、财力、时间上的负担,特别是少数地方存在地方保护现象,造成官司的被动。为此,当事人可以引用第25条之规定,一是事前防范。在签订合同时,为防止日后发生争议纠纷,争取并注明对自己有利的法院管辖案件;二是事后补救。即发生合同纠纷后的协商调解中,可签订补充协议,双方约定法院管辖地,以防在协议执行不了时,能向有利于自己的法院提出诉讼。
债权债务管辖法院的确定如下: 1、债务纠纷起诉最好是到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能及时查封对方的财产。 2、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管辖规定如下: ①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②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③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④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⑤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因债权债务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三十四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方的人民法院的管辖权,如被告住所、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标的物所在地,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权和专属管辖权的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两个以上人民法院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第一个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1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35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