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审查合同主体资格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1。确定当事人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自然人只有到18岁时,他们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和签署合...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提起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提起诉讼。...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企业法人和其他主体要审查对方经过年检的营业执照,特殊行业的还需审查资质证书,如药品企业审查药品经营许可证,房地产企业审查其“五证”等。 非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亲自签订的合同要审查其给他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但为了防止风险,建议都要求面签,即当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授权代表人的面签订合同。 审查的途径主要还包括: 1、现场了解,看主体的办公条件,客户的往来情况等。 2、和对方包括与其职工的谈话,内容涉及对方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业绩、收入来源,职工的收入、福利等。 3、到工商局调取其工商档案、到房地产管理部门调查其房产或地产状况、到车管所调查其车辆状况。 4、索要其财务报表做财务分析,了解其盈利状况。 5、通过行业内打听其在业内的口碑,了解其对以往合同的履行情况。 6、通过互联网了解其状况。
审查合同主体资格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确定当事人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达到18岁才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具备签约的资格;10岁以下的自然人或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没有签约资格;10至18岁或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须经其法定代理人追认,才能生效。 2、确认企业的民事主体资格,审查企业民事主体资格主要看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资质证书、授权委托书。 3、法人超越依法登记的经营范围订立合同的,并不因此导致合同无效;但不得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 4、代理权审查。如果合同是由对方的代理人代签,应审查该代理人是否具有代理权限、是否超出代理期限以及代理权限是否已终止。
与原债权银行政策性帐面剥离不良债权的单一性转让对象(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对口向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同,不良资产的处置转让必须考虑到投资者的购买力及市场准入的需要问题:从国内市场上投资者主体上看,单纯的国有投资者多数自身都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对市场准入的需求也并不突出;相反,随着国内市场民间资本的日益壮大,民间投资者(包括法人、自然人)的购买力大大增强,对一些国有领域的资产和经营具有较强的市场准入欲望;从国际市场上看,潜在的外商投资者更对不良资产的受让怀有浓厚的兴趣,其中不乏对国内市场准入和资本运作升值的动机。政府、民商事主体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24人已浏览
1,290人已浏览
117人已浏览
1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