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虚假宣传经营者(广告主)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根据《》第24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
(一)虚假宣传经营者(广告主)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根据《》第24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以下就是商品虚假宣传如何处罚得相关条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虚假宣传是一种不正当的商业竞争行为,它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受到工商行政部门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第三条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这就是法律规定的虚假宣传行为,从法律规定看,这种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分为:经营者利用广告进行虚假宣传和经营者利用其他方法进行虚假宣传。 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广告的经营者和发布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如:雇佣或者伙同他人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现场虚假的演示和说明,张贴、散发、邮寄虚假的产品说明书和其他宣传材料,在经营场所对商品作虚假的文字标注、说明或解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作宣传报道,对商品的价格、质量、性能、用途、制作成份、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市场信息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对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广告的经营者、广告的发布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
经营者非法对其商品进行虚假或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误解的商业宣传; 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以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一)虚假宣传经营者(广告主)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根据《》第24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二)虚假宣传广告经营者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第37条规定的罚款,指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虚假宣传的根据《广告法》第38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广告主应负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承担全部。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06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24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