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土地承包期限有以下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70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
我国草原承包面积31.2亿亩,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76.9%。集体林地70%已承包到户,集体林地占全国林业用地面积38.5亿亩的59%。对于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法律和国家有关政策对土地承包期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在我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之初,承包期一般都比较短。后来认识到,承包期限过短,难以调动承包人增加投入、合理开发土地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导致短期行为和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这样,国家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就失去了积极意义。因此,1984年,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土地承包期限应当适当延长。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根据这一精神,全国各地陆续将土地承包期确定为15年。但也有一些地方为了解决人地矛盾,频繁调整土地,真正达到15年的很少。第一轮土地承包期限从1993年开始,一些较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地方,第一轮土地承包即将到期,为了及时指导,国家提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此后,随着延包工作的陆续开展,国家有关政策曾多次对土地承包的期限问题做出规定。如,1993年指出,为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增加投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不变。1997年指出,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不变,营造林地和“四荒”地等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可以更长。1986年通过并于1998年修改的土地管理法也明确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30年。
根据2008年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林地、林木流转是指林权流转,包括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林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流转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流转。林权转让方式包括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入股、抵押等。林地承包经营权转包主要是指承包人将部分或全部林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集体经济组织内其他农民的承包经营行为。承包人与发包人的承包关系不变。转包人按照转包合同享有林地承包经营权,并向转包人支付转包费。转包未经发包人同意,但转包合同应向发包人备案。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的转让,是指林地承包经营权人以一定的方式和条件将其未到期的部分或全部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转让给他人从事林业经营的行为。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的受让人可以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也可以是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农民。但林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应当经发包人同意,农民应当与发包人建立新的承包关系,原承包人与发包人在林地的承包关系应当立即终止。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规定: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营造林地和“四荒”地治理等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可以更长。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是指家庭土地承包的期限。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是在第一轮土地承包的基础上保持稳定。不能将原来的承包地打乱重新发包,更不能随意打破原生产队所有权的界限,在全村范围内平均承包。已经做延长土地承包期的地方,承包期不足30年的,延长到30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07人已浏览
2,028人已浏览
453人已浏览
9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