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日工资300建筑工伤的计算为如果被认定为工伤的,工伤治疗期间可以申请停工留薪,即由单位按每日300的工资待遇支付给员工,另外工伤期间的医疗费...
1、发生工伤后,期间的误工费由用人单位按受伤前的标准,按月支付的。 2、《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农民工在建筑工地上摔伤,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1、工作流程:1、工程项目招标(根据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理处的有关规定执行)2、工程项目注册:(1)必须带材料:建设工程项目中标通知书(或工程交易书).工程项目承包合同原件和复印件。(2)办理手续:①业务管理人员审查公司填写的《温州市建设工程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登记审查表》。②审查无误后,受理保险公司的申请,将相关信息输入电脑,同时印刷审查表。(3)处理期限:即时处理(4)窗口:各社会保险经营机构(具体窗口)3、申报费用(1)需要资料:温州市建设工程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登记审查表和建设工程项目中标通知书(或工程交易书).工程项目承包合同原件和复印件。(2)办理手续:①办理税务登记,建立银税库网络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其纳税银行账户存入应付款后,可以向主管地税局纳税服务厅申报,采用实时扣除方式,费用扣除成功后,主管地税局印刷纳税证明书。②未经税务登记或建立银税库网络的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上述资料向主管地税局税务服务厅申报,采用门户收费方式,印刷卡或转账扣除成功后,主管地税局印刷税务转账完税证明书。(3)处理期限:即时处理(4)窗口:市区各建筑工程企业向其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申报农民工工伤保险费,外来经营的建筑工程企业(包括外务省.市.我市各县(市)市区建筑工程企业)向温州市地方税务局直属一分局或温州市建筑业代理处处理费用。4、人员登记(1)需要资料:首次需要建设工程项目代理农民工工伤保险费协议、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和税收转账纳税证。(2)办理手续:①建筑工程企业(使用者)提供经总承包部项目部确认的温州市建设工程项目工伤保险参加者增减花名单(2份)。②业务管理人员审查《花名单》的内容,审查无误后,业务管理人员盖章签字,其中一人留给使用者。③业务管理员在规定时间内将人员名单输入计算机。(3)处理期限:根据投保人数确定期限。(4)办理窗口:各社保经办机构(具体窗口)(5)注意事项:用人单位必须如实申报。5、工伤认定职工若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内,向参保地对应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要求,按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有关规定执行)6、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向温州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要求,按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规定执行)7、待遇核定(1)须带材料:①《温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书》或《工伤审批表》②未及时申报登记的职工,应提供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认的《建设工程项目未及时申报名册职工补办参保登记确认表》③病历.出院记录.医疗费用收据④有伤残等级的职工应提供《温州市职工因工致残程度鉴定表》⑤项目竣工后,申请工伤保险待遇,应提供《温州市建设工程项目工伤职工待遇支付延期表》⑥因工死亡的职工家属应提供,殡葬管理部门出具的火化收款发票及证明.法定继承人有效证明或代理书⑦有供养应提供本人所在地居委会(村委会).街道.乡政府有关无经济来源证明.户口簿等材料⑧因交通故事引起的工伤应提供《浙江省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和《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2)办理流程:①建筑施工企业(用人单位)提供经总包单位项目部确认的《温州市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申报表》。②业务管理人员应审查企业填写盖章的申报表等内容。③输入符合要求的计算机,印刷温州市员工工伤保险待遇认定书。经业务科长审查后保存。④业务管理者通知申报公司收到核定书的同时,通知清算金额,要求公司发行收据。⑤保险公司通过核定书和公司收据向财务科办理相关手续。(3)处理期限:10个工作日(除交通事故外)(4)处理窗口:各社会保险经营机构(具体窗口)
职工因工负伤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致残等级的享受下列保险待遇: 1、致残一级至十级的,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根据不同致残等级,分别为伤残职工负伤前十二个月内平均月工资收入的24个月至6个月其中:一级24个月、二级22个月、三级20个月、四级18个月、五级16个月、六级14个月、七级12个月、八级10个月、九级8个月、十级6个月 2、致残一级至四级的,应当退出生产、工作岗位,平均月工资收入的90%至75%其中:一级90%、二级85%、三级80%、四级75%职工易地安家的,发给安家补助费标准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82人已浏览
87人已浏览
310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