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需提交的材料: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
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伤的,用人单位不得在规定的医疗期间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所谓医疗期,根据《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通知》第二条规定,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停止工作,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期限。医疗期限因工作年限而异。实际工作年限在十年以下的,本单位工作年限在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十年以上的有其他规定。但无论哪个工作年限,用人单位在医疗期间都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上班期间生病,而且申请病假,但超过法定医疗期的,那么单位会解除劳动合同,而且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第四条: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第八条:医疗期满尚未痊愈者,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问题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劳动者在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即使在经济性裁员和企业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用人单位也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8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97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