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案件的诉讼时效中止,就是所谓的时间计算中止,若想恢复,需要重新计算诉讼时效,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事项的存在,会导致案件的诉讼时效终止,中止原因...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因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法定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为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般认为,涉外民事诉讼,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诉讼;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审判及执行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案件所适用的程序。 所谓涉外因素是指具有以下三种情况之一: 第一,诉讼主体涉外,即诉讼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是外国人、无国籍人或者外国企业和组织;人民法院在审理国内民商事案件过程中,因追加当事人或者第三人而使得案件具有涉外因素的,属于涉外民商事案件。 符合集中管辖规定的,有关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最高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规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参见《涉外商事审判实务问题解答》(讨论稿),中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网2002年11月发布。 第二,作为诉讼标的的法律事实涉外,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事实发生在国外; 第三,诉讼标的物涉外,即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标的物在国外。 具备上述三个因素之一的民事诉讼就属于涉外民事诉讼。
有关承揽合同的诉讼时效,法律没有特别规定,一般认为适用普通诉讼时效。具体如下: (1)约定了履行期限的承揽合同,其履行、违约金和损害赔偿请求权自期限届满时诉讼时效期间开始起算。 (2)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履行期限的,自债权人要求履行或债务人提出履行时开始起算。 (3)承揽合同无效时诉讼时效的起算,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学界有三种观点: 其 一,从合同确认无效时起算; 其 二,自受领给付之时的次日起算; 其 三,以双方当事人认为合同有效情况下的履行期间届满日作为起算点。 (4)承揽人从事承揽活动受到伤害时,转化为人身损害的诉讼时效的计算。
超过诉讼时效的起诉,如果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仍然会受理,但是如果被告方提出时效抗辩的,原告方会丧失胜诉权承担败诉责任。我国民事诉讼的普通诉讼时效是三年。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人已浏览
23人已浏览
118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