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可以参考以下的建议。 1.找对方协商。经过协商达成一致的,签订书面的和解协议。避免对方当事人履行和解的内容; 2.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发生...
律师在代理法律事务时,因各地经济水平不同、案件容易程度不同,所以收取标准各不相同,具体被找劳动合同纠纷律师收费标准请与律师协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如果当地只有一个仲裁机构,那么仲裁协议有效,如果有两个以上,当事人协议选择,不能达成一致视为无效条款。 2.约定了仲裁条款,如果合同违约, 上海合同纠纷仲裁申请当事人需要到当地的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如果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院会裁定不予受理。
1.只要有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发生劳务纠纷后就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否则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3.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凭证包括:①工资支付凭证或者记录(职工工资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②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③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④考勤记录;⑤其它劳动者的证言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力派遣合同产生劳动争议而起诉,以派遣单位为被告;争议内容涉及接受单位的,以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为共同被告。” 劳动力派遣合同涉及两个法律关系,即劳动力派遣合同关系与劳动合同关系。对内而言,派遣单位与劳动者(本单位职工)有劳动合同关系。对外而言,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有劳动力派遣合同关系。劳动力派遣合同的履行把三方形成的劳动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结合在一起。由于这两种法律关系产生的纠纷性质不同,处理争议的程序、适用的法律以及时效也各不相同。在审判实践中应注意区分对待。劳动者依据劳动关系起诉派遣单位、接受单位的案件为劳动争议案件,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依据劳动力派遣合同起诉的案件为普通民商案件。对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和接受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应通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适用劳动法规定的仲裁时效,按照《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的程序处理。进入诉讼阶段,由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并且审查仲裁程序和实体处理是否合法,依法做出裁决。 对于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因劳动力派遣合同纠纷提起的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然后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在实体上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依法做出裁决。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27人已浏览
271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30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