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不可以,只有精神病类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六类残疾病人可以办理残疾证。...
可以。法院判决离婚的唯一标准是感情破裂,跟其他因素无关。如果对方起诉离婚,法院第一次可能不会判离,第二次可能判离,一般是调解离婚。如果法院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是对被判处、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法律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但是对累犯以及因、强奸、、、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因此,罪犯患癌症,并不是可以申请假释的条件,但是任何服刑犯人,都有生命权,得病就必须治疗,癌症患者也不例外,罪犯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申请。保外就医的犯人必须经由省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确实身患严重疾病的才能保外就医。当然,如果犯人仍然具有社会危险性,或者有自伤自残的倾向的,那么是不能适用保外就医的。
在法律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仍然会被判刑,但在执行刑罚时可以特别考虑。《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可以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1)可以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2)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以上,保释候审不造成社会危险;(3)患有严重疾病、不能照顾自己、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保释候审不造成社会危险;(4)拘留期届满,案件尚未完成,需要保释候审。公安机关执行第五十二条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保释候审。第六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金或者缴纳保证金。
并非所有癌症患者都可以退休。目前,中国员工退休的条件是1、男性50岁,女性45岁2、缴纳养老保险费15年3、劳动力鉴定完全丧失劳动力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04人已浏览
2,224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1,11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