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婚前财产公证有用,经公证的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未经公证的事项不具有法律效力...
婚前财产公证有用,经公证的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未经公证的事项不具有法律效力...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夫妻婚后可以对婚前财产进行公证。法律规定,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所以婚前财产公证后,就可以作为认定事实的有力依据。
婚前可以进行婚前财产公证。 根据《公证法》第十一条,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一)合同; (二)继承; (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四)财产分割; (五)招标投标、拍卖; (六)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 (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 (八)公司章程; (九)保全证据; (十)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书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 (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有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
如果公证了,公证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充分的证据,这才是公证的作用,所以,不管是婚前公证还是婚后公证都可以,如果有充分证据能证明是婚前财产或者是婚后财产,不管是否公证都不影响财产性质。当然,如果双方对某项财产的性质共同做出特别约定另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5人已浏览
101人已浏览
112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