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民间借贷诉讼时效按照《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出借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债权保护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如借款期满后又经过2年,出借人不能证实...
刑事自诉案件如果调解处理,肯定是原告已经同意调解,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这个时候法院就因为原告不再追究加害人的责任,认定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有效的自愿达成的赔偿协议需要符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的条件: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若不具备以上提交达成的赔偿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超过诉讼时效的民事案件,只要对方用时效抗辩,诉讼不能直到任何实际作用。因为我国民事法律规定,起诉诉讼时效,权利人就丧失胜诉权。
1、超过诉讼时效,债权人提起诉讼,如果债务人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且债权人不能证明存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情形,将导致债权人的诉讼请求无法得到法律支持。如果存在诉讼时效中止或中断的情形,且刨去该情形影响,尚未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在债权人的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证明双方借贷关系合法的情形下,债权人的诉请将得到法院的支持。 2、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两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诉讼时效届满,当事人自愿履行的可以不受诉讼时效约束。 4、诉讼时效届满前六个月,因不可抗力的原因导致不能履行诉讼请求权,为诉讼时效中止,在中止的原因消除后,诉讼时效时间继续计算。 5、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请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在中断的原因消除后,诉讼时效时间重新计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0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219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