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不能私了,仅可以针对民事赔偿进行协商,而交通肇事逃逸已经涉嫌犯罪,刑事犯罪是不允许当事人进行协商的,刑事案件将会由检察院...
刑法第133条明确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这是交通肇事罪的第三档法定刑,就是说交通肇事罪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15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事赔偿的标准是一样的。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赔偿标准按照相关法律来说需要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18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20年。但60周岁以上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已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罪”。只要在主观上为了逃避事故责任故意离开事故现场的,均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罪,第二天自首不影响本罪成立,只能说明犯罪嫌疑人有悔过情节,在审判时可以酌情减免一定的处罚。
首先,主动投案自首属于法律上的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形,法院在量刑时会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其次,如果是相对人死亡是与逃逸行为有直接关系,即刑法上的存在因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这就属于交通肇事罪的从重情节了。结合自首情节来看,量刑可能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范围内。 再次,如果不构成因逃逸造成相对人死亡的情形,那么存在自首情节的状况下,量刑肯定在三年以内。 最后,如果能够积极赔偿,与受害人家属达成谅解,那么量刑会进一步减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5人已浏览
96人已浏览
314人已浏览
25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